血糖升高静悄悄警惕甜蜜杀手糖尿病燕
在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记者邀请内分泌科专家,详解糖尿病防治知识,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答疑解惑。
28岁小伙子被糖尿病“突袭”
精明能干、年轻有活力,28岁的王先生年纪不大就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但在半年前,他频频出现阵发心悸、睡眠不好、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
他开始认为是自己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导致。但没有想到,不适症状日趋严重,直到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医院就诊。“我的空腹静脉血糖值达到7.5mmol/L”,王先生无奈地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千万不要认为糖尿病是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年轻人不会得。”接诊的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周慧敏指出,临床中不乏像王先生这样的年轻患者,受工作压力大、运动锻炼少、不健康饮食等因素影响,高热量、高脂肪堆积导致营养过剩,血糖不能正常控制。
血糖控制不佳,会出现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医院内分泌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安艳荣表示,但目前一些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上还存在误区。例如,控制血糖,是不是越低越好呢?其实,血糖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定要尽力避免,但同时血糖过低,会使人短暂昏迷,严重时甚至还会威胁生命。
此外,安艳荣提醒,血糖控制不佳,会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严重者危及生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如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做好自身管理,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周慧敏指出,预防糖尿病,降低疾病危害,要做好自身管理,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一方面,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还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此外,健康人群应了解糖尿病知识,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盐戒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若单纯生活方式调整不足以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时,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采取适当的药物干预。
(燕都融媒体记者檀亚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l/14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3个危险信号出现,说明你的血糖太高,
- 下一篇文章: 血糖超正常值5倍,年轻女子进ICU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