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送检不及时,影响大吗
多久的送检时间是可以接受的呢?
供稿
MajorTom
审稿
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博副教授
编辑
MajorTom
这几日遇到一件趣事。一位实习同学因为要给两位患者做血气分析,便想着两份动脉血样本采集完后再统一送检,但遭到科室护士的拒绝,要求她采集完后及时送检。究竟可不可以呢?这期我们就来看看送检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动脉血气分析(Arterybloodgas,ABG)可能是呼吸、心血管、急诊等科室进行最普遍的一项检查之一,结果获得极为迅速,可以当即指导治疗。正因为血气分析仪的高效率,导致结果获得不及时的因素主要是送检过程与仪器校准维护。
笔者曾经见到过从采集到获得结果不到5分钟的手术室与监护室,也见过曾因为各种原因耽误2-3个小时后才送检的普通病房。后者的可信度实在是值得商榷。
送检时间如何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呢?
1.动脉血样本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尽管无法利用样本中的氧气,但是持续的糖酵解会改变样本的pH与乳酸含量;另外,白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会持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白细胞显著升高的患者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2.由于我们送检血气样本的容器并不能完全与环境隔绝,因此样本中的气体分子会不断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交换,有点类似于肺泡或ECMO。但是与肺泡或ECMO相比,这点儿交换面积实在是小的可怜,因此对血气分析的结果影响较小。
经过检索,笔者发现中外检验科医生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是有大量研究的。下面就展示两个笔者认为有代表性的研究。
研究一:
第一项研究共计录入例各科住院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血样存放于4℃,n=)与对照组(血样存放于25℃,n=),两组均采用塑料血气针,采集方法、采集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样品分别于存放15min、30min、60min、90min、min后进行血气分析。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1、pH值
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2、PCO2值
与pH一样的趋势,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3、PO2值
还是与pH一样的趋势,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研究二:
第二项研究总共使用了ml新鲜人类全血来进行实验。实验者在37℃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将实验样品的pH维持在正常范围,PO2维持在91mmHg,PCO2维持在37mmHg。之后抽取了90份样本,平均分为6组进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1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立即分析。
2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0-4℃存放30min分析。
3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22℃存放30min分析。
4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立即分析。
5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0-4℃存放30min分析。
6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22℃存放30min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可以看到主要区别是在PO2这一项。
下面是PO2的平均值与95%置信区间。
这与我们上面展示的第一项研究结果十分不同。在第一项研究中,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PO2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二项研究中,塑料注射器中的血样随着时间的增加却呈现出了PO2上升的趋势。
总结:
现在问题来了。
在各类文章中,大家还是普遍认为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pH会降低,PCO2会升高。但是在PO2的变化方面,升高和降低都有不少研究支持,现在无法得到定论,可能与不同的试验条件和分析仪器相关。
我们在文章开始时提到了送检时间影响血气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血细胞的代谢,二是与空气中的气体的交换,这两个原因对于PO2的影响正好是相反的,PO2扑朔迷离的变化可能与这两方面因素强弱相关。
回到开篇的问题,多久的送检时间是可以接受的呢?
根据年AARC(美国呼吸治疗协会)的血气分析指南来说,在室温下、普通塑料血气针中不应超过30min,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或者血小板高于参考区间,则不应超过5min;如果预计时间会超过的话,应该使用玻璃注射器并置于0-4℃。也就是说,如果你速度够快的话,是可以在室温下采集完两个患者的血气样本后再一起送检的。
参考文献:
1.刘睿.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与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3):-.
2.KnowlesTP,MullinRA,HunterJA,etal.Effectsofsyringematerial,samplestoragetime,andtemperatureonbloodgasesandoxygensaturationinarterializedhumanbloodsamples.[J].RespiratoryCare,,51(7):.
3.DavisMD,WalshBK,SittigSE,etal.AARC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bloodgasanalysisandhemoximetry:.[J].RespiratoryCare,,58(10):-.
征稿投稿邮箱:yxjxxg
yxj.org.cn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d/8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爱长眼屎,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