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熊某一家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教你怎么辨



  又到了采食野生蘑菇的季节,生长在山林里味道鲜美的野生蘑菇深受人们喜爱,但它鲜美之余却也隐藏着危险,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今日,常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就我县居民熊某一家误食自采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情况通报,现全文转载如下:

▲熊某一家食用的“野生蘑菇”

关于桃源县陬市镇村民熊某一家误食自采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情况通报

  6月8日17时,桃源县陬市镇熊某一家因食用了当天从山上采摘的有毒野生蘑菇,导致7人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目前,2人经治疗好转已出院,另5人已转医院继续治疗。

  接到事件报告后,常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协调相关单位合力开展救治并组织调查。经专家鉴定,7名病患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品种为灰花纹鹅膏菌,是一种含有肽类毒素的剧毒野生菌,误食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误食有毒蘑菇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常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醒广大群众,珍爱生命,切勿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常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6月15日

珍爱生命健康谨防蘑菇中毒今天喜妹就带大家怎么辨别毒蘑菇?中毒后有哪些症状?中毒后怎么自救?

怎么辨别毒蘑菇?

  毒蘑菇又叫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种,有毒蕈类约多种。目前,尚未形成消费者可以用来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最可靠的预防就是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毒蘑菇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可引起中毒。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以下6个类型。

  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神经精神型: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

  肝脏损害型: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

毒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对消费者的提示:对于野生蘑菇,目前尚未形成消费者可以用来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同时,也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要食用在野外自然环境生长的蘑菇。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餐饮单位要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并非科学可靠,以致时常发生“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对于不认识的蘑菇,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确保所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品种。

中毒后怎么自救?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还有别忘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对野生蘑菇尚无特效疗法!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坚决: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

来源于视外桃源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d/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