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八问八答,你应该知道
1、什么是动脉血气?什么时候要测动脉血气?
动脉血气是指测量动脉血pH、PCO2、PO2,也包括测量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和正铁血红蛋白。有些实验室还测量氧饱和度、碳酸氢盐、碱剩余。动脉血气反映了血液离开肺的情况,结果反映了氧合血和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pH值是由肺去除二氧化碳能力和血中的挥发酸决定的。
通常,假如病人临床表现提示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异常时做血气分析。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征如下:
(1)程序指征
①新入住ICU正在机械通气的病人;
②FiO2>60%,上一次动脉血气分析已3小时以上;
③应用PEEP或CPAP>10cmH2O,上一次动脉血气分析已3小时以上;
④病人将拔除气管插管,上一次动脉血气分析已1小时以上。
(2)临床指征
①病人存在以下任何情况:呼吸音消失;呼吸不协调;紫绀出汗;苍白;突然发生呼吸节律不齐;突然意识改变;
②突然发生呼吸频率改变20%以上,或呼吸>35次/分或<5次/分;
③突然发生心率改变30%以上;
④意外血压改变,收缩压改变30%以上;
⑤意外心输出量改变20%以上;
⑥颅内压突然增高,持续增高>5mmHg或绝对值>25mmHg;
⑦病人原来动脉血气报告或脉氧计显示以下的任何数值:PaO2<60mmHg或>mmHg;SaO2<85%;PaCO2>65mmHg或<20mmHg;pH>7.55或<7.30。
(3)治疗指征
①将拔除气管插管或改变通气机参数(通气模式、吸氧浓度、潮气量、频率等等);
②改变支气管舒张剂或血管活性药物。
2、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避免?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并发症有哪些?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有:疼痛、动脉痉挛、动脉损伤、血栓形成、神经损伤、感染、血肿等。
一般我们常选择并发症少的桡动脉,因为①通过尺动脉血液流到手,桡动脉损伤不会影响手的供血。②桡动脉远离神经,不像肱动脉靠近神经,不可能损伤神经。③桡动脉处较股动脉处无菌程度高。④桡动脉常在表面,易触及,可减少疼痛。
使用动脉导管的2个原则: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需连续监测动脉血压。②需多次做血气分析或其他检查。
动脉导管并发症较少见,严重的包括出血、血管阻塞和感染。血栓形成可用连续滴注法防止,尽管滴注液中含稀释的肝素,但连续滴注是重要的。
3、为什么抽血气的注射器要用肝素?
防止样本凝血,血块会干扰血气分析机功能。传统上,用肝素钠液体防止注射器中血凝固,然而,现在使用干的冻干肝素锂来测量血气样本的电解质,而且,干的肝素降低了由样本稀释造成的分析前错误。
4、为什么动脉血气样本要隔离空气?
血气分析前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房间内样本的污染。样本空气污染降低了样本的PCO2,PH值增加。因此血气样本采集、运送及分析必须在厌氧环境下进行,任何样本中的气泡必须立即清除。
5、为什么不能用静脉血气分析代替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反映了肺功能,普遍认为低的混合静脉血PO2(常小于35mmHg)反映了组织缺氧,可以是氧传递下降或组织氧摄取增加。静脉血PO2较动脉血PO2低得多,两者之间常无关。例如若心输出量下降,而肺功能正常、FiO2高时,混合静脉PO2可低,而动脉PO2可高。正常时静脉血PCO2较动脉高,然而,静脉PCO2依赖于血流,当血流低时,混合静脉PCO2可非常高,即使动脉PCO2正常或降低时也是这样。由于动脉血和静脉血有不同的生理机制决定,那么不能从一个推论出另一个。
6、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7、低血氧有哪些临床原因?
①吸入氧降低
②通气不足(呼吸中枢抑制、神经肌肉病变)
③短路(肺不张、肺炎、肺水肿、ARDS)
④通气/灌注(V/Q)不称、通气分布不良(气道分泌物、支气管痉挛)
⑤弥漫性缺陷(肺纤维化、肺气肿、肺切除)
8、常见酸碱紊乱的原因有哪些?
①呼吸性酸中毒(通气不良):呼吸中枢抑制(病理性、医源性);神经径路破坏影响呼吸肌(神经病、外伤);神经肌肉阻断(病变、麻醉剂);呼吸肌疲劳(劳累、病变)。
②呼吸性碱中毒(高通气):呼吸中枢受刺激(缺氧、焦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医源性(过度机械通气)。
③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酮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下消化道丢失碱;肾丢碱;中毒。
④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钾;上消化道丢酸;服碳酸氢盐。
医院发展掠影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全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d/6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致命热度重度中暑诊治大全,最后一图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