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年12月以来,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出院标准年1月28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出院标准:临床症状缓解,体温正常,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才能确保出院没有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即-nCoV,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人传人的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原污染的物品、用品而感染。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如何应对和预防?信心非常重要,前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重要。有时你会看到满屏的负能量消息,那又何妨呢?做好自己,用命理上说:生死有命。理性看待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好预防工作,就是在支持国家。1、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将风险降到最低。2、勤通风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通过通风可以显著降低中致病菌或病毒的浓度,降低发病的几率。3、正确佩戴口罩,阻断呼吸道传播正确佩戴,戴口罩时,别把口罩正反面戴反了,将鼻梁条外露部分朝上朝外,医用口罩蓝色在外、白色在内,覆盖住口鼻及下颌,压紧鼻梁金属条(即鼻夹),使口罩与鼻梁贴合。戴口罩千万不能露出鼻子,一定要覆盖口鼻。当您出门、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如火车站、客运站,应佩戴口罩,预防传染;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注意每日更换,不要重复使用,最好4小时更换一次。4、勤洗手正确洗手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咳嗽打喷嚏,准备食物前、中、后,接触垃圾,接触动物后,用肥皂水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15秒。5、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戴口罩或用纸巾、手肘遮挡住口鼻,不能对着别人打喷嚏、咳嗽。咳嗽喷嚏后及时洗手,避免触摸眼睛。6、平时在家里多消毒。外出回家的脏东西及时清洗、晾晒。室内可自然通风消毒,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每天均应有一段时间开窗通风,最佳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3时左右,一般要通气10~30分钟。或关闭门窗后,点燃艾卷熏,每25平方米用1个艾卷,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7、将肉类和蛋类彻底煮熟再吃烹调时要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将肉、蛋彻底煮熟再吃,不接触也不吃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8、多喝水和绿茶每天要补充足量的水分,不要等感觉渴了才喝水,多喝水和绿茶,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9、保持饮食清淡饮食要有营养、均衡,还要清淡。多吃新鲜的果蔬,也可吃点生蒜、蒲公英和鱼腥草等都是抗病毒的食物。10、加强体育锻炼多运动,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耐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出门的情况下,可适当在室内做健美操、瑜伽、太极等,也达到锻炼的目的。11、提高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过劳,机体免疫力提高,可很好的防御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1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