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瘤胃酸中毒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导致瘤胃pH下降和乳酸蓄积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瘤胃消化功能紊乱、瘤胃蠕动停滞,脱水,运动失调,衰弱。本病发病急剧、病程短、死亡率较高。

病因

本病主要是饲喂过量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大麦、燕麦和各种块根饲料,如甜菜、马铃薯、萝卜,以及糟粕类饲料,如啤酒渣,豆腐渣等。造成精料饲喂过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饲料配方不合理,精料的添加量过大,粗饲料相对不足或品质差;

2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过分增加精料及糟粕类饲料的喂量;

3

饲料的突然变更,特别是日粮突然由适口性差的改为适口性好的饲料,如增加精料、块根饲料及糟粕类饲料的添加,致使奶牛采食过量;

4

牛患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等疾病时,由于瘤胃内环境发生改变,产生大量乳酸,更易发生酸中毒。

发病机理

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乳酸中毒和内毒素中毒。

1.乳酸中毒

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产生乳酸。奶牛过食精料后,血液中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pH值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都会影响到血液中乳酸的水平。血液的pH值可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饱和度和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DPG)的浓度,在相同的氧分压下,pH值越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越小,氧饱和程度越小。酸中毒时,2,3~二磷酸甘油的合成降低,分解加强,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的浓度下降,加之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运氧障碍,引起组织缺氧,因此认为,pH值降低和缺氧症的出现都能促使乳酸的蓄积。

正常情况下,乳酸不是瘤胃糖类发酵中的主要的细胞外中间物。饲喂干草,乳酸作为被消化饲料转换的中间产物,其量不到1%,而饲喂高精料时,乳酸大约能占转化量的17%,可见,瘤胃中乳酸含量随精料的增加而升高。当形成的乳酸与转换消失的一样迅速,乳酸的蓄积不易出现,而当乳酸的产生速度大于转换消失速度,则乳酸在容易在瘤胃内容物中蓄积。瘤胃中发酵形成的乳酸或其同分异构体,通过瘤胃或胃肠道其它他不为吸收进入体内,其中氢离子与体内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并水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样乳酸的吸收减少了体内碳酸氢根离子的贮存,从而引起机体的酸中毒。

2.内毒素中毒

大量饲喂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奶牛的瘤胃pH值下降,纤毛虫的活性降低,再生能力消失,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发生很大变化,其中牛链球菌生长迅速,使乳酸大量产生,并于瘤胃中蓄积,瘤胃内环境变化,导致瘤胃中革兰氏阴性菌大量死亡裂解,释放细菌内毒素,胃肠道中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含量显著升高。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并被吸收入血,造成奶牛全身炎性,此时机体内血浆矿物质和代谢物受到干扰,乳脂肪合成能力和产奶量下降。当奶牛发生酸中毒时,瘤胃内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急剧增加,远远高于正常水平,此时胃壁黏膜发炎,肝脏损伤,网状内皮系统对内毒素的解毒能力下降,导致内毒素吸收入血,从而发生微循环障碍,造成缺氧,使得糖代谢进入无氧酵解途径,产生乳酸,造成大量乳酸积累。因此,乳酸和细菌内毒素对酸中毒的发生起到了协同作用。

临床症状

通常本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3种。

1.最急性型

奶牛常在采食后12~24个小时内发生酸中毒,发病急,甚至有些牛在采食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突然死亡。病初病畜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减少,不愿走动,行走时步态不稳,流涎,呼吸急促,心跳增加,达次/分钟以上,而后呼吸困难,后肢麻痹、瘫痪、角弓反张,常于发生症状后1~2小时内死亡。死亡前病牛张口吐舌,从口内吐出泡沫状带血唾液。高声鸣叫,甩头蹬地。

2.急性型

常见于产后母牛,病牛变现食欲废绝,景胜陈玉,目光无神,结膜充血潮红,皮温不均,耳,鼻俱凉,肌肉震颤,不愿行走,行走时步态不稳,眼窝塌陷,皮肤弹力下降,腹泻,排出黄褐色、黑色带粘液的稀粪,或排出褐红色、暗紫色的粪水,干涸后如沥青样。

3.亚急性型

病牛无明显症状,通常表现为前胃迟缓,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反刍减少,瘤胃胀满且蠕动减弱,粪便稀软或腹泻,常继发蹄叶炎。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行可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可通过实验室诊断,可以通过测定瘤胃液及尿液的pH值,血液中乳酸、碱贮含量等来确诊本病。一般患病牛只的瘤胃内容物及血液中乳酸的浓度升高,瘤胃液pH4.0~6.0;乳酸升高(10~30mg/ml),纤毛虫数量明显减少;血液pH降至6.9以下,尿液pH的下降到5.0~6.0。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纠正酸中毒,补充体液,促进瘤胃蠕动,加强护理。

1.纠正酸中毒

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0~ml,静脉注射;为缓解瘤胃酸中毒,可以用1%石灰水上清液及2﹪~3%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呈碱性为止。

2.补液

当脱水严重时,可用5%的糖盐水~ml、10%水杨酸钠注射液ml,生理盐水0~ml,静脉注射。

3.对症治疗

对伴有瘤胃鼓气的病牛,可灌服鱼石脂乙醇或松节油,之后再灌服碳酸氢钠;对不全麻痹的牛,除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外,还可与维生素B、维生素C等制剂合用。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日粮营养全面化合理化

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日粮结构;避免突然突然变更饲料或变更饲养制度,饲料的变换要在10~14d内逐渐进行,以使瘤胃有个适应过程;保证精粗比,以防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同时注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

2.合理加工日粮

谷类精料加工时、压片或粉碎即可,颗粒不宜太小。大小要匀称,尽量防止成细粉料。

3.在饲料添加瘤胃缓冲剂

在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氧化镁等瘤胃缓冲剂,以促进瘤胃正常的消化功能,预防酸中毒的发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