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quot批评quot技巧,科



护士做错事,管理者适当对其进行批评是合理的,难就难在批评的技巧上。怎么批评才能让护士心服口服,并且改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这可是一门学问。

临床案例

周四下午16:30,晓晴所在科室按惯例开科内护理例会。

今天有一项应急演练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病人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演练。

组织者小丁中午就组织小红,小丽在抢救室演练。

但是16:05小丽却出诊去了。

晓晴临时指派小明担任主抢救者,小明却拒绝了。

“我没准备,不知道怎么做。”

小明平时在科内抢救表现优异,很为医生和同事们赞许。

小明的表现让晓晴觉得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小明自尊心强,对组织者小丁的演练可能存在哪点不满意;意料之外是这本是他能够做的操作。

例会开完了,但晓晴接下来却还有工作要做:批评小明。

小明自尊心强,有点小骄傲,不像别的同志那样容易接受他人的批评。

人的本性潜藏着对批评的抵触。管理者怎样才能避免员工的自我防卫心理,有效地提醒其注意自己的错误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批评的学问

1)及时批评

及时批评的难度在于自尊心特别强的护士,她们非常在意别人的批评,唯恐别人说她做的不好,护士长可能有时候就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对此类护理人员,尤其要注意及时沟通,针对具体事件批评。不能听之任之,使其对自己不当行为没有警醒,进而影响其他人。

2)先礼后兵

作为管理者,在进行正式批评责罚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礼后兵。这样如果出错招致批评责罚,下属会认为批评是公正的。比如要求各护理人员对抢救室仪器设备进行交班并登记,如未按要求做者将予以批评。

3)公开场合批事情

某急诊科出诊接病人,大部分转诊到了住院科室,只是起了一个转接的作用,因此大部分护士不习惯给病人佩戴腕带,科室护士也习惯了自己科室佩戴腕带,有出诊护士带了腕带的,科室护士也会将其去掉,佩戴自己科室的腕带。

护士长与科室护士长沟通后,就填写与交接做了具体的规定:出诊护士填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护士接病人麻烦接下,比如到外三,护士可在科室一栏再写个小箭头到外三。信息如若不全,要跟科室护士交班。

也解释了为何要带:如若跟现在一样,出诊护士写好了科室,科室觉得无用;或有的同志没带,交接就出现了空档,毕竟到科室后核对还需要时间,身份核查就是环环相扣才能落实。

结果大家真正理解了为何要带腕带,而不是简单应付检查,依从性自然而然提高了。

4)私下批评留余地

某科晨会交班前,当班护士在抱怨:“半夜为啥这么多病人输液,尽是肾结石,烦死了。”晓晴听到抱怨,作为护士长,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回想自己年轻时候,同事们以工作效率高,当班完成工作量多为荣,能吃苦的护士受人尊重,相反动不动抱怨累的护士私下里常被同事看不起,那时候,老同志们有一句俗语:“力气是奴才,去了又来。”多干点活儿并不会损失什么。

于是在朝会上,晓晴狠狠批评了当班护士小周,小伙子低着头一声不吭。

晓晴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要注意方式,当众批评容易使他们心生怨气,面服心不服,仍然我行我素。

这样的现象,宜私下沟通,如果再出现此类现象,可以委婉提醒。往往在后来,护士们在护士长还未提醒时,已经自行纠正了自己的不当言行。

5)三明治批评

三明治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顾名思义,就是先表扬后批评然后鼓励。

先称赞是因为称赞肯定人们做事情的正向动机,在人们情感上得到支持,觉得“你懂我”时,接下来对批评的接受社会性会明显增加。在批评后给予鼓励,增强人们改进的信心。

6)所批事宜应可控

晓晴在







































白癜风治疗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