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阴离子间隙与酸碱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的混合确实有存在的可能,它的判断方法不能由血气的基本判读法来决定,而是需要结合AG(阴离子间隙)来判断。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AG吧!
阴离子间隙
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未测定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之差。
根据电中和定律:阴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即Na++K++UC=Cl-+HCO3-+UA。
AG=UA-UC=Na++K+-(Cl-+HCO3-)正常范围:12~20mmol/l,即16±4mmol/l。
常常会把K+忽略,即AG=Na+-(Cl-+HCO3-),因为K+正常值为4mmol/l。所以这时的正常范围为:8~16mmol/l,即12±4mmol/l正常值。
AG对于区分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AG变化,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和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两类。
AG高于正常上限,即称作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以下原因:(1)乳酸酸中毒(lacticacidosis):正常人血浆乳酸浓度约为0.5-1.5mmol/L,当血浆乳酸浓度超过5mmol/L时,称为乳酸酸中毒。
(2)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常见于糖尿病和饥饿时。
(3)肾功能衰竭:由于固定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造成。
(4)可产生固定酸(盐酸除外)的物质进入体内过多:如,大量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是指AG在正常范围内的代谢性酸中毒。造成的原因有:
(1)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通常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异常,泌H+或HCO3-重吸收发生障碍所致。
(2)从肠道丢HCO3-过多:如,严重腹泻,肠瘘以及肠引流等。
(3)可产生盐酸的药物摄入过多:如,大量使用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或盐酸赖氨酸等药物。
(4)高钾血症。
(5)低醛固酮血症。
AG增高型与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在发生原因上有重要的区别,前者是由于体内的有机酸(阳离子)过多,而后者是由于HCO3-(阴离子)过少。
此外,AG也可能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引起,常见于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edema,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所以,当患者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的时候,AG的预期“正常值”也需要做相应调整。
通常,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1mg/dl,阴离子间隙预期“正常值”下降约2.5mmol/l。例如,血浆白蛋白下降2.0mg/dl,患者AG预期“正常值”约为12-2.5×2=7mmol/l。
在判断是否AG增高型酸中毒时的AG预期“正常值”需要以此作为校正。
从这里我们知道,AG主要用于分析代谢性酸中毒。实际上,所有酸碱分析均应做AG的计算,因为当分析出其他的酸碱失衡时,如果并发AG增高,则会发现被其他酸碱失衡掩盖的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进一步说,当AG增高时,需要计算阴离子间隙的增高(?AG=AG-预期“正常值”)与[HCO3-]的减少(?[HCO3-]=24-[HCO3-])的比值:?AG/?[HCO3-]。
如果为单纯AG升高型代谢性酸中毒,此比值应当介于1.0和1.6之间。
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
如果?AG/?[HCO3-]1.0,则可能并存AG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AG/?[HCO3-]1.6,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专业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资料:《病理生理学》(第7版,金惠铭)
《动脉血气分析快速解读》(朴镇恩)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3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常用计算公式,你能不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动脉血气分析报告单要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