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临床综合外科基础连载六



1、高渗性缺水,其体液变化之最终表现是A.细胞外液缺水B.细胞内液缺水C.细胞内液缺水超过细胞外液缺失D.细胞内外液等量缺水E.细胞外液缺水超过细胞内液缺水

:C:高渗性缺水,缺水大于缺钠,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以缓解其高渗,故造成细胞内液缺水更严重。

2、代谢性酸中毒是A.原发性HCO3一减少B.继发性HCO3一减少C.原发性H2CO3减少D.原发性H2CO3一增多E.继发性H2CO3减少

:A: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1)AG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主要是HCO3-减少。①丢失过多,如腹泻、胆瘘、肠瘘、胰瘘等;②肾小管吸收HCO3-障碍;③应用大量含Cl-药物,如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或盐酸。   (2)AG增大的代谢性酸中毒:①组织缺氧或循环衰竭,如感染、休克等,产生大量丙酮酸和乳酸;②酮体增多,饥饿性酮中毒、糖尿病酮症;③肾功能不全。

3、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A.幻觉B.谵妄C.恶心D.口渴E.心悸

:D

4、高渗性缺水时,血清Na+至少高于A.mmol/LB.mmo]/LC.mmol/LD.mmol/LE.mmol/L

:A:

5、等渗性脱水病人,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治疗可导致A.低钾血症B.低氯血症C.高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氯血症

:E:等渗性脱水的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给予等渗盐水,并注意补充血容量(包括晶体和胶体,胶体并不必需)纠正休克。   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补液量(如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则表示血容量减少体重的5%,先补,如尚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给于上述的1/2~2/3,按体重60公斤计算),也可根据红细胞比容(Hct,正常值:男0.48,女0.42)来计算。   补液量(L)=Hct上升值/Hct正常值×体重(kg)×0.2   临床常用的等渗盐水(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其Na+和Cl-含量均为mmol/L,其中Cl-含量明显高于血浆。大量输入易导致高氯性酸中毒。因此,临床上主张用平衡盐溶液代替等渗盐水,其电解质含量接近于血浆,故更符合生理。   目前常用的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和乳酸钠溶液(复方氯化钠和1.86%乳酸钠之比为2:1)以及等渗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渗盐水和1.25%碳酸氢钠之比为2:1)两种。   补充平衡盐溶液副作用:等渗性缺水病人,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治疗可导致当等渗性缺水时,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因肾血流减少,排氯功能受阻所致。

6.常用的平衡盐溶液为A.复方氯化钠溶液B.1.25%碳酸氢钠1/3和等渗盐水2/3C.5%葡萄糖盐水D.乳酸钠林格液E.4%碳酸氢钠1/3和等渗盐水1/2

:B:平衡盐溶液主要是由无机盐、葡萄糖组成,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主要用于取材时组织块的漂洗、细胞的漂洗、配制其他试剂等。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调节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   复方氯化钠是一种体液补充药物。内含用于补充体液及离子。上述的离子是体液中重要的电解质,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A.以呼吸系排出挥发酸为主B.以泌尿系调节固定酸为主C.以血液缓冲系统为主D.靠以上三者共同作用E.靠抗利尿素与醛固酮的共同作用

:D

8.低钾血症病人补钾,使用下列哪项配液最正确A.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溶液mlB.15%氯化钾15ml+10%葡萄糖溶液mlC.10%氯化钾20ml+10%葡萄糖溶液mlD.15%氯化钾20ml+10%葡萄糖溶液mlE.15%氯化钾20ml+10%葡萄糖溶液ml

:A: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ml中滴注(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及心电图缺钾图形改善而定。氯化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即10%的葡萄糖溶液ml加入氯化钾不能超过30ml。浓度过高对静脉刺激大,,引起疼痛。还可抑制心肌,导致心脏骤停。

9.慢性感染指病程超过A.1周B.3周C.2个月D.1个月E.6个月

:C:

10.急性感染指病程在A.3天以内B.1周以内C.10天以内D.2周以内E.3周以内:E









































鎰熷彈鐓ょ熆宸ヤ汉鐨勪竴澶╄繕鏁㈡姳鎬ㄨ嚜宸辩殑宸ヤ綔杈?
鑷崇懢瀛︽湳绮剧闅滅鎮h呴潪鑷効鍖荤枟鐨勫疄浣?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