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同幼科学防控我先知,打败病毒有办法



时值冬季,随着气温的变化,也是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期。如何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呢?快查看同幼传染病防控指南,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吧!

什么是诺如病毒?

家长

孩子呕吐、腹泻。真的只是吃坏了东西吗?

孩子出现呕吐,千万别硬撑着去幼儿园,小心是诺如病毒感染!

医生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ES,NV),自年在美国被发现后,年国内出现首例,并非新型病毒。

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寒冷季节尤为多发,发病时间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病程发展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长及病情较重者排毒时间也较长,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本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

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都会导致被诺如病毒传染。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的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可引起急性肠胃炎,平均潜伏期为12-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一些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他们会说自己是“食物中毒”或“胃肠型感冒”。事实上,任何食物未经过煮熟或处理都有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

诺如病毒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射阳卫疾控专业建议

1.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3.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4.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自来水和桶装水最好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以防水被污染引起发病。

5.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清洗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接触到患儿的口腔分泌物、疱疹液,以及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都会引起感染、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也会通过其咳嗽、打喷嚏排出的飞沫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较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射阳卫疾控专业建议

1.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家长们在接触前、替换宝宝尿布、分泌物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2.要多喝开水,不喝生水。

3.不要吃辛辣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

4.室内要经常通风,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到人群较多的公共场合。

5.宝宝的衣物,尿布、毛巾等贴身用品要经常换洗晾晒,带宝宝适当的晒晒太阳,增强免疫力。

冷静应对病毒来袭,家长和幼儿园携手做好预防工作,即使不慎感染病毒,也不惊慌、不盲目,用科学方法合理应对,就可以使病毒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呼唤

一起用心来感受“同幼”爱的小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yy/1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