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打卡龙岩事业单位联考
龙岩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联考
医学基础知识1.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食物特殊动力效应B.肌肉活动C.激素D.精神活动E.环境温度2.哪种食物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A.糖果B.苹果C.矿泉水D.蛋白质E.大白菜3.基础代谢率最低的时候是:A.熟睡B.清醒C.跑步D.体温37℃E.穿着羽绒服4.蛋白质食物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在计算机体所需摄入的能量时,应注意到能量相应的补充应该:A.吃多少补多少B.可以喝水补充C.吃糖补充D.注意额外补充消耗的能量E.吃水果补充5.基础代谢率与()成比例:A.体重B.身高C.体表面积D.男性E.女性参考答案及解析1.B。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影响代谢因素。(2)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十分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即可提高代谢率。当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在20~30度时,裸体或只穿薄衣,其能量代谢较为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此时骨骼肌保持在比较松弛的状态。当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产热量增加一般不超过4%,但当人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增高10%以上。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故本题选B。2.D。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影响代谢因素。(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进食蛋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故本题选D。3.A。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基础代谢率最低状态。(2)当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在20~30度时,裸体或只穿薄衣,其能量代谢较为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此时骨骼肌保持在比较松弛的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20度时,能量代谢率便开始增加;在10度以下时,则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寒冷刺激反射性地引起机体出现肌紧张增强甚至出现战栗所致。当环境温度超过30度时,代谢率也逐渐增加。基础代谢率测定时受试者保持清醒,静卧,肌肉放松,至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度。基础代谢率熟睡状态下最低。故本题选A。4.D。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食物特殊动力效应。(2)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当机体摄入可提供kJ能量的蛋白质,所产生的额外耗能可达30kJ,即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约为30%;糖和脂肪分别为6%和4%左右;混合性食物约为10%。因此,在计算机体所需摄入的能量时,应注意到额外消耗的这部分能量而给予相应的补充。故本题选D。5.C。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知识点为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与基础代谢率成比例的因素。(2)研究表明,若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进行比较,则不论身材大小,单位时间的产热量非常接近。即能量代谢率的高低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因此,能量代谢率常以单位时间(每天或每小时)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作为计量单位。故本题选C。护理专业1.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受术者需住院,输卵管结扎术后受术者应休息_周,禁止性生活_个月:
A.3~4,6
B.2~4,6
C.3~4,3
D.2~4,3
E.3~4,1
2.以下不属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适应症的是:
A.月经干净后3~7天内,无性交
B.剖宫产术后半年,哺乳期排除早孕
C.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深度10cm
D.产后42天子宫恢复正常大小
E.剖宫产结束后立即放置
3.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中不包括:
A.术前阴道冲洗3天
B.腹部备皮
C.询问患者月经期
D.监测生命体征
E.解除恐惧心理,提供心理支持
4.以下不属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的为:
A.人工流产
B.节育
C.绝育
D.引产
E.剖宫产
5.代谢性碱中毒原因:
A.回肠梗阻
B.幽门梗阻
C.小肠梗阻
D.结肠梗阻
E.直肠梗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E。中公解析: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受术者需住院,输卵管结扎术后受术者应休息3~4周,禁止性生活1个月。故本题选E。
2.E。中公解析: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①月经干净后3~7天内,无性交;②产后42天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恶露已净,会阴切口已愈合;③剖宫产术后半年,哺乳期排除早孕;④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深度10cm者。故本题选E。
3.A。中公解析: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前的患者不需要进行阴道冲洗。故本题选A。
4.E。中公解析:计划生育措施主要包括避孕(工具避孕、药物避孕及其他避孕方法)、绝育(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粘堵术等)及避孕失败补救措施(早期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故本题选E。
5.B。中公解析:肠道梗阻,会引起患者呕吐,损失大量消化液,但因梗阻部位的不同,呕吐出来的消化液性质也不同,高位肠梗阻,呕吐物以胃酸为主,故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而低位肠梗阻,呕吐物多为碱性,故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高低位肠梗阻以屈氏韧带为分界点。故本题选B。
临床知识1.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外周血实验室检查特点是:
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下列疾病中,骨髓有核红细胞出现“核老浆幼”现象的是: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急性红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不可见的是:
A.总铁结合力减低
B.血清铁降低
C.血清铁蛋白降低
D.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慢性失血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表现为轻度贫血;随着进展,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出现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呈典型的缺铁性贫血。所以出现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晚期。故符合的是B。
2.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核老浆幼”是指红细胞核浆发育不同步,胞浆发育滞后于胞核,通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由于原料铁缺乏或铁利用障碍导致红细胞胞浆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胞浆发育迟缓,而胞核发育相对正常,表现为“核老浆幼”;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而RNA合成所受影响不大,细胞内RNA/DNA比值增大,造成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发育滞后于胞质,形成巨幼变及“核幼浆老”现象。急性红血病是一种骨髓内有核红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红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红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仅有血细胞数量的减少。
3.A。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贮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的转铁蛋白增高。
01
往期打卡频道
02
督学备考群
群满或群码失效,添加
备注进群
03
能力Up推荐
戳这里,查看医疗卫生考试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cs/9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过绝对会ldquo中毒rdquo
- 下一篇文章: 一文轻松读懂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