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100问解惑之54糖尿病酮症酸中
一、相关故事:张大娘,60多岁,是一位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发病前得了重感冒,且严重腹泻,3日后的清晨,家属发现她突然出现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泻。家属自测血糖,医院。医生诊断:患者血糖较高,加之两日未进食,且大量失液,尿糖阳性、酮体阳性,判断其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其控制感染药中加入短效胰岛素4U。下午1时患者家属测体温较高,血糖,尿糖++,听诊呼吸音粗,且因感染因素血糖控制不好,应用胰岛素40U加入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中15滴/分钟静注。并每2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下降到以下,改为胰岛素12U加入毫升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注。经过抢救,张大娘脱离了危险。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十分危险的,但只要治疗及时得当,还是会转危为安的。所以一旦发生中毒症状时,医院就诊。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酮症酸中毒(DKA),了解它的诱发因素。糖尿病患者在受伤和患病时发生DKA的可能性最大。通常,最常见的诱因是流感和肠胃炎。
二、酮症酸中毒主要诱因有
1、感染。最常见,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等。
2、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手术、精神紧张等引起应激状态。
3、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腹泻、厌食等导致重度失水和进食不足。
4、停用或减用胰岛素或对胰岛素产生了抗药性。
5、妊娠和分娩。
6、饮食因素。如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饮酒过度或过度限制进食糖类食物(每天少于克)。
7、其他不明因素约占10%~30%。
据统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糖尿病所有急性并发症总数的80%以上,发病率极高,危害大。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处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威胁,所谓防大于治,做好预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
1、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及相关人员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和危害,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一旦医院就诊。
2、注意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有规律,防止暴饮暴食,按糖尿病饮食标准控制好饮食。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人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尽量减少应酬性宴会。
3、平时要培养多喝水的习惯
如糖尿病症状加重、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恶心、呕吐等,要及时检查血糖。如果一时难以弄清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又无法检查血糖和酮体时,可以让患者尝试喝一点糖水,如症医院。如血糖超过15毫摩/升.必须检查尿酮体。若尿酮体阳性,患者可以先喝—0毫升水(约两大杯)。如尿酮体强阳性或持续阳性,医院进一步检查。
4、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5、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6、控制血糖
防止酮症酸中毒最紧要的是把血糖掌握在精良的状态。糖尿病患者需经常监测血糖,有条件者可行自我血糖监测,在合并应激情况时每日监测血糖。对胰岛素用量要根据具体状况(饮食、活动量等)实时调整,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胰岛素,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严禁中途停药和随意减量。
7、合理使用药物
1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合理地应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需终身使用胰岛素。不得随意减量,更不能中断治疗以保证血糖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药物。2型糖尿病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酮症,但在合并一些急性危重疾病,如感染、大手术及外伤等应激情况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此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糖明显增高和出现应激情况时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中断有效的治疗,频繁更换治疗药物。但重度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失效者,应及时换用胰岛素治疗,以防酮症发生。
8、重视感染
糖尿病合并轻度感染,院外治疗时,应注意监测血糖、血酮或尿酮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急腹症手术及重度感染时,应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严重感染时,则每天至少应检查尿酮两次。要记住当出现糖尿病病情加重或其他应激情况(如发烧、呕吐等)时,都必须加强血糖、尿糖、尿量和尿酮的监测。加强与医务人员的联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因此,一旦感觉与平时“不一样”,应引起警惕,医院进行检查。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cs/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临床危象,你都会处理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