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乙酰唑胺是否可以缩短COPD和代



乙酰唑胺已作为呼吸兴奋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代谢性碱中毒治疗已有数十年,但是没有大型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来证实这种方法的可用性。年2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表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乙酰唑胺并未导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显著缩短,但是该差异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重要性:乙酰唑胺已作为呼吸兴奋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代谢性碱中毒治疗已有数十年,但是没有大型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来证实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目的:旨在确定乙酰唑胺是否可以缩短COPD和代谢性碱中毒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设计、设置和参与者:DIABOLO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于年10月~年7月在法国的15家重症监护机构(ICU)进行。总共名预期接受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COPD患者随机分配到乙酰唑胺组或安慰剂组,人纳入到意向治疗分析中。

干预:单纯的或混合型代谢性碱中毒病例中,乙酰唑胺(~mg,每天两次)vs安慰剂,在入住ICU的48小时内静脉注射给药,并在整个ICU入住期间(最多28天)持续进行。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首要结局指标为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动脉血气和呼吸参数的改变、机械通气的终止时间、不良事件、拔管后无创通气的使用、成功终止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ICU内死亡率。

结果:名随机分组的患者中,人[平均年龄,69岁;人为男性(71.6%);人气管插管(99.7%)]完成了研究。与安慰剂组(人)相比,乙酰唑胺组(人)中位机械通气时间(-16.0小时;95%CI,-36.5~4.0小时;P=0.17)、机械通气终止时间(-0.9小时;95%CI,-4.3~1.3小时;P=0.36)、每天分钟通气量的变化(-0.0L/分;95%CI,-0.2~0.2L/分;P=0.72)、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0.3mmHg;95%CI,-0.8~0.2mmHg;P=0.25)未发现显著组间差异,但是乙酰唑胺组患者血清碳酸氢盐水平的每日变化更大(组间差异,-0.8mEq/L;95%CI,-1.2~-0.5mEq/L;P<0.),代谢性碱中毒的天数也显著降低(组间差异,-1天;95%CI,-2~-1天;P<0.)。组间的其他次要结局指标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和意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乙酰唑胺并未导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显著减少。但是该差异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有可能因为本研究在得到统计学显著性上的效力不足。

(选题审校:易湛苗编辑:吴刚)

(本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乙酰唑胺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以降低眼压。该药用于预防高原反应比红景天效果好。在采购不到乙酰唑胺的时候,一些医疗机构尝试使用醋甲唑胺替代。)

???

更多内容,







































刘云涛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cs/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