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饮食失调、胰岛素剂量不足或者是患者还伴有胃肠道疾病、出现胰岛素抗药性等,都会造成患者身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出现异常,从而造成患者出现高血酮、高血糖同时意识出现障碍就说明患者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情况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病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病情的康复具有重大影响,现随机抽取我院在年3月-年12月治疗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1.1一般资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系内科常见急症之一。随机抽取我院在年3月-年12月治疗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1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13~76岁,平均年龄为56.4岁。在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有15例1型糖尿病,18例2型糖尿病,另外2例患者不存在糖尿病史。在入院时,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出现了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还有3例患者出现了昏迷性休克。

1.2临床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快、恶心、厌食、疲乏无力、口渴严重、呕吐以及尿多等症状,且多数患者呼出的气体会出现烂苹果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出现脱水和尿量减少的现象,皮肤也干燥缺水弹性差,眼球也出现塌陷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出现了心率加快、脉搏细速、休克、血压下降以及四肢厥冷等,并伴有轻度昏迷的症状。患者血糖血酮检测结果明显升高,且属于阳性,血糖升高超过16.7mmol/L,其中有51例患者的血糖在30mmol/L,且血酮检测结果呈阳性。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极为严重的感染症状,例如肺炎、胃肠感染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意的中断胰岛素的使用或者是胰岛素剂量不足;患者存在胃肠方面的疾病或者是饮食失调,患者出现由于腹泻、高热、厌食或者是呕吐等造成患者严重失水,不能正常进食;随着胰岛素用药时间的增长,患者出现了胰岛素抗药性;患者过度疲劳。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原因如下:26例合并感染、5例中断或者是停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2例饮食不当、2例过度劳累。

2

2.1遵从医嘱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从医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休克,需要医护人员快速的帮助患者进行液体的补充,以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并在患者同侧的上下肢体上构建两条静脉通道,另一侧供医护人员的血样本采集以及血压测量的使用。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快速补液,一条用于患者小剂量胰岛素的滴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液体进入患者身体的顺序。如果患者无心力衰竭,应该在补液时使用较快的速度,最大输入量在~mL/h,在前4h的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患者失水量33%左右,以保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补充,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随着时间的增长,患者的补液速度应该减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率、尿量/h、血压以及末梢循环等进行观察,以制定最适宜患者的输液速度。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失水量决定患者的补液量,如果一个患者的失水量占到了他体重的10%,那么该患者的补液量在24h内就需要达到~mL。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在补液过程中补液速度不能过快,以免造成患者出现肺水肿。医护人员需要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补液过程中进行巡视,并对补液量分阶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补液的详细情况。

2.2病情观察脱水患者在补液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补液情况

①护理人员做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信息,例如脉搏、血压、体温以及呼吸等,并注意患者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烂苹果味道是否减轻,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

②对患者的补液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的将实际情况汇报给主治医生,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失水率;

③对患者血液中的钾、钙、钠、氯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有效控制患者电解质的紊乱情况;

④通过快速血糖仪的辅助对患者的末梢血糖进行检测,1次/h,以随时掌握患者血糖的动态,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如果患者的血糖低于13.9mmol/L时,需要及时的向医生报告,以调整患者静脉滴注的方案,从而有效的稳定患者的病情。

2.3卧床休息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来建议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患者体内能量的消耗量,将患者蛋白质、脂肪的分解降到最低。卧床患者医护人员要定时帮助其翻身,并对患者进行按摩,等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保证患者静脉正常回流,但是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避免患者病情的反复。

2.4心理护理

糖尿病属于终身的病症,且需要终身用药进行控制,有的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不正确,就极容易出现悲观、紧张的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症以及特点,对患者进行开导,以缓解患者的情绪,避免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知识的讲解,以有效避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5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详细的向患者解释饮食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对于饮食计划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保证患者饮食中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比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护理人员要注意提醒胰岛素皮下注射患者的用餐时间和胰岛素注射时间,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2.6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尿糖的影响,患者的会阴或者是身体皮肤会出现瘙痒的现象,因此要避免使用肥皂,并保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患者在对瘙痒皮肤擦拭时,最好是使用温水,且及时的擦拭干净。而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血压与皮肤弹性变化进行观察,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的补液量进行调整。在进行胰岛素注射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身体上破损与水肿的情况,并及时的进行治理,避免患者皮肤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从医嘱,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观察与检测,以有效降低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n=48)

组别

首次排尿时间(h)

尿潴留发生率(%)

0~2

2~4

4~6

6

对照组

6

10

15

17

35.4

干预组

7

20

16

5

10.4a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干预组产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n=48)

组别

良好

一般

良好率(%)

对照组

8

21

19

16.7

干预组

20

23

5

41.7a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许多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感但无法自行排出,膀胱膨隆伴持续胀痛,其诱因包括产妇惧怕切口疼痛或裂开,不敢过度用力排尿;产后腹压降低,腹肌松弛,逼尿肌无力,膀胱、尿道内膜充血水肿且张力减小;手术对膀胱的牵拉损伤和术中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或尿道炎性水肿;导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损伤引起黏膜充血和水肿,致使产妇排尿疼痛;麻醉药和镇痛泵的使用增强了对中枢神经的抑制,降低了神经反射作用。积极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滞留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妇的主观舒适度。杨鸿志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采取热敷、听流水声、温水冲洗等常规护理措施,产妇尿潴留发生率高仍达37%,因此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他预防措施。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本着整体观念,运用传统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施以照顾、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在中医学中,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癃”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闭”为小便闭塞、尿液点不出,病因在于肾、膀胱气化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尿潴留发生率降低,膀胱功能恢复优良率升高,表明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产妇膀胱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
北京中科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z/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