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新闻感冒一周,福州37岁男子
咳嗽、发热、呼吸困难……
闽侯37岁的王先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
就上药店买些感冒药服用,
不料是重症肺炎作祟,
一周后被急送入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了解病情后,医生都替小伙捏把汗——
医生说这种病多发于身体棒棒的青壮年。
如果延误治疗,
猝死发生率高达70%—80%!
即使救治成功,
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感冒”一周差点要了命
闽侯的王先生今年37岁,在大学城一所高校工作。正值壮年的王先生身体一向都不错,还酷爱运动,尤其是打篮球,工作之余总是会邀上好友到学校操场打打球。
▲网络图片
前不久,王先生突然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体温最高至39℃。但王先生没太在意,只是上药店买些感冒药来服用。出乎意料的是,服药一周后,王先生的“感冒”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出现咳嗽加重致无法平躺、气喘、咳出粉红色痰、大汗淋漓等症状。次日,王先生立即赶到医院就诊。
经查,王先生血压偏低,血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都严重超标,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当即被诊断患了暴发性心肌炎,合并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十分危急,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在了解患者病情后,不由得替他捏了把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卓惠长分析道,暴发性心肌炎,一般继发于呼吸系统感染或肠道感染,该患者前期具有典型的呼吸系统感染病史,入院CT检查提示重症肺炎,在没有及时救治的情况下,各种炎性介质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的炎症、水肿、坏死,从而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继而影响到心功能,出现了心功能衰竭,休克等。
暴发性心肌炎
猝死率高达70%-80%
▲资料图片
卓医生介绍,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时间,越早治疗,对患者心肌、心脏功能的修复效果就越好,如果延误治疗,猝死发生率高达70%-80%,而即使救治成功,也易留下后遗症。
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竭力救治下,王先生转危为安,目前已被转至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对于王先生愈后情况,他十分惋惜地说,虽然经过竭力救治,该患者生命体征已稳定,心功能也在逐渐恢复中,但由于就医较晚,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将无法从事打篮球等剧烈运动了。
暴发性心肌炎多发于青壮年
“暴发性心肌炎在门诊中并不少见,其中不乏一些者类似王先生这样的患者前期原本只是肺炎或感冒,在没有及时治疗情况下病情加重,从而引发暴发性心肌炎。”卓医生说,暴发性心肌炎多发于青壮年,这些人平时体质都很好,身体出现问题后不够重视,从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有些人带病坚持繁重的工作,加剧了心肌的损害。
卓医生提醒,当出现诸如咳嗽、鼻塞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时可以先试着观察,多饮水,注意休息。
▲卓惠长医生接受电视台采访
但如果出现发热、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不适时,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肺炎等问题,特别是出现咳粉色泡沫痰、胸闷、心悸、心慌等严重情况时,医院就诊,排除是否存在心肌炎等其他问题。
暴发性心肌炎关键在于预防,平时要多运动,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感冒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尤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一旦出现上述用“感冒”不能解释的情况时,医院做心电图、肌钙蛋白等检查。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院医疗联合科室,医院及三院相关专家组成,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处置危重病人的能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赖国祥担任主任,日常工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卓惠长负责,目前共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8名。重症监护病房(ICU)一期开放床位6张,配置有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气管镜、电除颤仪等先进设备。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优势,实行对各科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全程生命体征监测及综合救治,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应急救治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生命保障。
团队成员
赖国祥
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院医疗联合内科综合病区主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军呼吸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呼吸专业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病学会常务委员,卫计委医政司呼吸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第二届专家组成员,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全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站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资深会员(FCCP),《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Annalsofoncology中文版(肺癌专刊)》、《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中文版)》、《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编委,《中华内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第二军医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在SCI期刊及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余篇,参编专著10部。
十·五期间被列为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十一·五期间被列入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全军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并顺利结业。先后承担军队和省部级课题11项,年获批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被授予“年第八届中国呼吸医师奖”、“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南京军区联勤部“为部队服务先进个人”、“科技练兵优秀青年标兵”、“小老虎式干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军区百佳科主任”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1次。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在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介入肺脏病诊疗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卓惠长
副主任医师
现任福建中医药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学硕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危重症学组委员、东部战区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长年负责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病房病患的救治工作,具有丰富的呼吸系统危重症、其他内科危重症、围手术期危重症等常见危重疾病的救治经验,已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
陈智勇
副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医院(医院)三病区副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福建省急诊专业分会第二、三届委员,陈可冀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医学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擅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脑供血不足、代谢综合征等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心跳骤停、心梗、脑梗等急症方面经验丰富。
陈雨燕
副主任医师
现任福建中医药医院(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呼吸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州市医疗技术专家库成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疑难肺部疾病诊治示例与评析》等专著。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癌、肺结核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呼吸系统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熟悉呼吸内科危重症的抢救,尤其擅长支气管镜检查和介入治疗,熟练掌握纤维、电子、荧光、超声支气管镜相关的诊疗操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z/7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货有巨毒轻者终生残疾,重者呼吸衰竭
- 下一篇文章: 真题讲解呼吸衰竭考点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