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原来就这么简单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584.html
但很多人看到血气还是有些头大,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解答。一、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哪些结果酸碱平衡的指标:pH(酸碱度)、PaCO(二氧化碳分压)、HCO(碳酸氢根)、TCO(总二氧化碳)、BE(碱剩余);电解质:K+、Na+、Cl-、Ca+;氧合指标:PaO(氧分压)、SaO(氧饱和度);其他:Lac(乳酸)、Glu(血糖)、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二、出来结果该怎么看1.首先,要熟记常见指标的正常值。pH:7.5-7.45;PaCO:5-45mmHg;PaO:80-mmHg;HCO-:-7mmol/L;BE:-~+mmol/L;SaO:95~%.然后,判断所检测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对于一个不存在明显缺氧、休克情况的患者,出现PaO不足60mmHg,SaO低于80%的情况,就要怀疑是不是抽到静脉血了;如果对自己的穿刺技术非常自信,最简单的验(打)证(脸)方法,是让病人带上监护仪的指脉氧看看,如果指脉氧的SaO是96%还高高的,那就乖乖的再找个搏动明显的地方再穿一针吧。.再然后就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异常了。(1)看氧合状态PaO低于60mmHg定义为呼吸衰竭。若PaCO正常或下降则为Ⅰ型呼衰,若PaCO大于50mmHg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则为Ⅱ型呼衰。SaO低于94%则提示缺氧。()根据pH值看酸碱失衡pH7.5表示酸中毒;pH7.45表示碱中毒;pH在7.5~7.45表示正常,也可能是代偿状态,也可能是混合性酸碱失衡。()判断原发酸碱失衡类型主要是看PaCO(呼吸因素)、HCOˉ(代谢因素)与pH值的变化方向。谁与pH的变化方向相同,谁就是原发因素。在酸中毒(pH7.5)情况下,如果PaCO升高,表示为原发性呼酸;如果HCOˉ降低,表示为原发性代酸。在碱中毒(pH7.45)情况下,如果PaCO降低,表示为原发性呼碱;如果HCOˉ升高,表示为原发性代碱。但对于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情况,比如同时存在PaCO升高和HCOˉ降低的酸中毒,或者同时存在PaCO降低和HCOˉ升高的碱中毒,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原发失衡。如果存在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慢阻肺、呼吸衰竭等因素,则考虑为呼吸为原发因素;如存在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感染、大量利尿剂应用、胃肠减压、肝肾功能不全等,则考虑代谢为原发因素。(4)判断是否存在代偿和混合性酸碱失衡如果检测结果中PaCO和HCOˉ和变化方向相同,则表示为另一因素为代偿改变。比如呼酸(pH7.5,PaCO升高)情况下,HCOˉ升高,表示为代偿。但如果PaCO和HCOˉ的变化方向相反,则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同样比如呼酸(pH7.5,PaCO升高)情况下,HCOˉ降低,表示合并代酸。听起来很混乱?那就一图以敝之:三、抽血气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些因素会影响血气测量值,干扰临床判断,所以在抽血气前应该注意一些情况:1.病人情绪、体温如果病人刚刚活动完、或者情绪激动、存在发热等情况,会影响血气结果。应该等待病人休息、安静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进行抽血。如果体温不易控制,则需在检测时输入体温数值进行矫正。.吸氧状态如果病人持续吸氧,情况允许的话最好是能暂停吸氧0分钟后再抽血。如果无法停止吸氧,则需在检测时输入吸氧参数。对于改变吸氧参数的病人,最好是新的吸氧状态下0分钟后再采血样。当然,对于紧急情况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附:图文讲解血气分析仪不完全使用教程床旁诊断(POCT)越来越受到推崇和重视,很多非ICU的临床科室都配备了血气分析机。这样终于不用为了查血气,先跟物业磨叽十几分钟等送检,再电脑前苦等一个小时等结果啦有木有,值班半夜都能笑醒有木有?等等!什么?不会用?会用冰箱装大象不?会用冰箱,那你就会用血气机。同理,用血气机也是分三步:第一步:采样现在一般都是直接用BD的血气针,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第二步:上机你查或不查,血气机就在那里,你只要轻轻走到它面前。第三步:检测伸出你的食指、或中指……点击「OK」,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之后呢?之后就是吸氧、排痰、纠酸、补液、输血、叫会诊……该干啥干啥呗。都查血气了,能轻快得了么?血气分析难解读吗?掌握了这些经典“秘籍”不再难!血气分析是指对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分(O、CO等)的分压和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酸碱平衡的有关指标。通过分析了解并判定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呼吸衰竭类型与严重程度,以及各类型的酸碱失衡状态。简单的说,血气分析最主要最常用的就是为了了解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无及怎样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类型?要了解有无及怎样的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类型非常简单,看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即可,即使是为了解乳酸、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也是可以直接一目了然,难点和重点是怎么判定酸碱失衡的类型。网上和一些书籍关于血气分析的解读方法很多,比如有三步法、四步法、五步法、六步法、八步法等,而且有的步数相同,但“解法”不同。在“五花八门、百家争鸣”的解读方法中,我个人认为以下的“三步法”和“六步法”最为经典、最为好用和最为实用,特此分享。在介绍解读技巧之前,咱先一起来简单复习一下血气分析常用指标以及几个必备的基础知识点。用于判断酸碱失衡类型时,以PH、PaCO、PaO、HCO-、Na+、Cl-最为常用,且需牢记住PH、PaCO、HCO-、AG(阴离子间隙)的均值分别是7.4、40mmHg、4mmol/L、1mmol/L。AG=Na+-(Cl-+HCO-),当AG16mmol/L为高AG代酸。高AG代酸时,AG升高数=HCO-下降数。根据AG是否升高,将代酸分为高AG酸(正常血氯型代酸)和正常AG性代酸(高血氯型代酸)。另外,也要知道静脉血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值的差别。

需要说明的是,静脉血不是一无用处,在很危重患者中,结合静脉血和动脉血共同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当循环功能差时,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HCO-的差值会增大,提示预后不佳。静脉血气分析可用于判断有无酸碱失衡,但不能用于判断其性质,特别是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

为什么要先复习这些内容?因为以下的解读技巧正是要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点。比如根据临床和监测情况对比,血气分析的结果若是静脉血,那么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去解读它的酸碱失衡类型。

接下来,正式介绍经典的解读技巧。

血气分析三步法

第一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如果pH<7.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根据pH值和PaCO改变的方向,判定酸碱失衡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同向改变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失衡,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

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如果pH实际值低于理论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其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病例来进行解析。

习题①

某一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pH为7.58,PaCO为0mmHg,PaO为mmHg。

根据三步法解读如下:

第一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此病人pH值>7.45,故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根据pH值和PaCO改变的方向。

此结果PCO和pH值为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aCO改变的比例:

此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PCO较正常均值40mmHg降低了0mmHg(即个10mmHg),pH值应升高×0.08(±0.0)即7.40+×0.08(±0.0)=7.56±0.0,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习题②

病人的pH为7.48,PaCO为0mmHg,PaO为76mmHg。

第一步:根据PH值决定有无酸碱失衡:

此病人的pH值大于7.45,故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根据pH值和PaCO改变的方向::

PCO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是呼吸性,再看pH值和PaCO改变的比例。

PCO较均值40mmHg降低了0mmHg,pH值应升高×0.08(±0.0)即为7.40+×0.08(±0.0)=7.56±0.0,但病人实际pH值7.48低于7.56±0.0,说明可能存在代谢因素。

那么是否真的是原发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呢?其实,上述的第三步实用性不是很强,还不如第三步是结合HCO-和PCO改变的方向和极限代偿值,毕竟临床不是“科研”,临床上更常见的血气往往并没有那么“刁端”,很多可通过此方法估计出其酸碱失衡的结果。

为了让大家掌握应用性和实用性更广、准确性更高的解读方法,接下来介绍经典的“血气分析六步法”,其步骤如下:

血气分析六步法

①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H+]=4×PCO/HCO-,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不可靠时,需重新抽血)。

②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③结合病史并根据PH、PCO判定,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④根据极限代偿公式判定,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⑤计算阴离子间隙,了解有无高AG代酸(如果没有AG升高,无需进行第六步)。

⑥如果有AG升高,计算潜在HCO-,判断有无其他代酸或代碱。

下面我们通过病例去逐步介绍其解析方法。

病例一

男性,69岁,主因“发热5天,尿少天”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15,PaCOmmHg,PO70mmHg,HCO-8mmol/L,K+5.1mmol/L,Na+19mmol/L,Cl-98mmol/L。

第一步: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H+]=4×PCO/HCO-,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

[H+]=4×(PaCO)/[HCO-]=4×/8=96。

从PH和[H+]换算表可以看出,[H+]为96时,对应的pH应在7.0~7.05之间,而此患者的PH是7.15,故pH和[H+]数值不一致,即该血气分析结果不可靠,需重新抽血。

病例二

69岁,男性,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天入院。急查的血气分析结果:pH7.8,PaCO75mmHg,HCO-4mmol/L,Na+19mmol/L,K+4.5mmol/L,Cl-96mmol/L。

第一步: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H+]=4×PCO/HCO-,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

将患者的血气分析相应指标结果代入公式中,[H+]=4×(PaCO)/[HCO-]=4×75/4=5。

从PH和[H+]换算表可以看出,[H+]为5时,对应的pH应在7.5~7.之间,而此患者的PH是7.8,pH和[H+]数值一致,故该血气分析结果可靠。可继续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此患者的pH7.8,7.5为酸血症。

第三步:结合病史并根据PH、PCO判定,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慢阻肺为呼吸性疾病,且血气分析提示PH下降,PCO升高,即通过下表可得出存在呼吸性酸中毒。

第四步:根据极限代偿公式判定,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根据PH和PCO改变的方向,可以判定为呼吸性酸中毒,且患者为慢阻肺患者,故代入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极限代偿公式中。

[HCO-]=4+.5×[(PaCO-40)/10]±5.58=4+.5×[(75-40)/10]±5.58=0.67~41.8。

由此可知,实测HCO-4mmol/L在此代偿范围内,不存在代谢性酸、碱中毒。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了解有无高AG代酸。

AG=[Na+]-([Cl-]+[HCO-])=19-(96+4)=9。AG结果不大于16mmol/L,故不存在高AG代酸,无需进行第六步判断。

此病例的血气分析最终结论为:慢阻肺导致的单纯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病例三

0岁,女性,有哮喘病史6年,现主因咳嗽、喘息天入院。急查的血气分析结果为:pH7.45、PaCO8mmHg、HCO-19mmol/L、K+.6mmol/LNa+19mmol/LCl-mmol/L。

第一步: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

将患者的血气分析相应指标结果代入公式中,[H+]=4×(PaCO)/[HCO-]=4×8/19.=5。

从PH和[H+]换算表可以看出,[H+]为5时,对应的pH应约7.45,pH和[H+]数值一致,故该血气分析结果可靠。可继续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此患者pH7.45,此值尚在正常范围,但PaCO、HCO-均有异常,所以存在代偿性的酸碱失衡,接下来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结合病史并根据PH、PCO判定,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哮喘为呼吸性疾病,且血气分析提示PH升高,PCO下降,即通过下表可得出存在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步:根据极限代偿公式判定,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根据PH和PCO改变的方向,可以判定为呼吸性碱中毒,且患者为哮喘患者,故代入急性呼吸性碱中毒的极限代偿公式中。

[HCO-]=4-×[(40-PaCO)/10]±.5=4-×[(40-8)/10]±.5=19.1~4.1。

实测[HCO-]19.mmol/L在代偿范围内,不存在代谢性酸、碱中毒。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了解有无高AG代酸。

AG=[Na+]-([Cl-]+[HCO-])=19-(+19.)=1.8。此值小于16mmol/L,故无AG升高。由于不存在高AG代酸,则无需进行第六步。

此病例的血气分析最终结论为:哮喘发作导致的单纯急性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性)。

病例四

0岁,男性,有1型糖尿病病史,自行停用胰岛素4天。主因“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天入院。入院急查血气分析结果:pH7.5、PaCO1mmHg、HCO-11mmol/L、K+.5mmol/LNa+mmol/LCl-mmol/L,酮体+。

第一步: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

[H+]=4×(PaCO)/[HCO-]=4×1/11=8.4。

从PH和[H+]换算表可以看出,[pH和[H+]数值一致,故该血气分析结果可靠。可继续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此患者的pH7.5>7.45故为碱血症。

第三步:结合病史并根据PH、PCO判定,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血气分析提示PH升高,PCO下降,即可得出存在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步:根据极限代偿公式判定,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根据PH和PCO改变的方向,可以判定为呼吸性碱中毒,结合病史,故代入急性呼吸性碱中毒的极限代偿公式中。

[HCO-]=4-×[(40-PaCO)/10]±.5=4-×[(40-1)/10]±.5=16.1~1.1。

实测HCO-值为11mmol/L,不在代偿范围内,且比此范围低,故提示还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了解有无高AG代酸。

AG=[Na+]-([Cl-]+[HCO-])=-(+11)=4。因AG=4大于16,故存在高AG代酸。

第六步:如果有AG升高,计算潜在HCO-,判断有无其他代酸或代碱。

将相应指标代入公式,潜在[HCO-]=实测[HCO-]+△AG=11+(4-1)=。即潜在[HCO-]在~7范围内,故属于正常,没有其它的代酸或代碱存在。

此病例的血气分析最终结论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

病例五

6岁,男性,慢性饮酒病史,主因恶心、呕吐、腹痛天入院。急查的血气分析结果:pH7.5、PaCO10mmHg、HCO-4mmol/L、K+.9mmol/LNa+1mmol/LCl-8mmol/L

第一步:根据Henderson简化公式,评估血气数值是否一致可靠。

[H+]=4×(PaCO)/[HCO-]=4×10/4=60。

从PH和[H+]换算表可以看出,[pH和[H+]数值一致,故该血气分析结果可靠。可继续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根据PH值判定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此患者的pH7.57.5,故为酸血症。

第三步:结合病史并根据PH、PCO判定,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血气分析提示PH下降,PCO下降,即可得出存在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

第四步:根据极限代偿公式判定,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根据PH和PCO改变的方向,以及结合病史,故代入代谢性酸中毒的极限代偿公式中。

PaCO=(1.5×[HCO-])+8±=(1.5×4)+8±=1~16。

由此可见,PaCO的实测值10小于此代偿范围,即还存在有呼吸性碱中毒。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了解有无高AG代酸。

AG=[Na+]-([Cl-]+[HCO-])=1-(8+4)=46。因AG=46>16,故存在高AG代酸,还需要进行第六步。

第六步:如果有AG升高,计算潜在HCO-,判断有无其他代酸或代碱。

潜在HCO-=实测HCO-+△AG=4+(46-1)=8。潜在HCO-=8,即大于~7,故还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此病例的血气分析最终结论为:高AG代酸+呼碱+代碱。

互动练习病例

6岁男性,因大量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天,发热1小时入院。急查血气分析示:pH7.17、PaCO49mmHg、HCO-18mmol/L、K+.0mmol/LNa+19mmol/LCl-95mmol/L。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l/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