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因晕厥入院,竟诊断出罕见病



年03月,一名32岁男性患者,因晕厥于我院急诊就诊,急查血钾2.25mmol/L,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碱中毒,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收入我院内分泌科后单日补钾量最高达17.5g,复查血钾3.16mmol/L,仍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

该患者是难治性低钾血症患者。查阅患者病史,发现该患者3年前也是因晕厥发现低血钾而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完善相关检查后,曾高度怀疑为Gitelman综合征,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但患者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行。

Gitelman综合征又称家族性低钾低镁综合征,以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正常或偏低血压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由美国医生Gitelman于年首次报道。该疾病属于罕见病,起病较隐匿,通常于青少年或成年时发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10)/,在亚洲可能更高,在我院也并非首次诊断。

Gitelman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肌肉无力、夜尿增多、感觉异常、麻木等,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更多依赖于实验室检查,而最终确诊标准为SLC12A3基因中发现2个致病突变。

近3年来,该患者时感四肢乏力及麻木,此次入院后,多次查血生化示低血钾、低血氯、低血镁,24小时尿钾与同步血钾提示肾性失钾,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节律及ACTH正常,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均升高,动态心电图、肾脏及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补钾及补镁治疗后症状改善,未再发生晕厥。

为明确诊断,内分泌科医师建议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SLC12A3基因存在两个致病突变,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

Gitelman综合征的治疗应个体化,其主要治疗方法是终身口服补钾和/或镁,血钾的目标值为3.0mmol/L,血镁的目标值为0.6mmol/L。该病总体预后良好,但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长期的低钾低镁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而影响预后。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

审核/仲正龙

供稿/耿艳

编辑/陈令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l/1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