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70185的男性,标准体重是多少



俗话说得好,“4月不减肥,5月徒伤悲;6月更加肥,7月继续悲;8月待室内,9月肥上肥”。

每个人都希望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身材过胖,更容易带来多种慢性疾病,甚至慢慢“拖垮”身体,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强健体魄,降低病变风险。

长胖有个“分水岭”

“中年发福”,想必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有福气的表现,但是只有自己明白,当身材过度肥胖时,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年轻的时候身体就开始慢慢变胖,只是自己根本没有进行控制,如果你出现了身材变胖现象,那么建议您在饮食方面就应该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调查显示:人在未成年时期时,整体肥胖率较低,成年后的肥胖率逐渐上涨,尤其是25岁~34岁和35岁~44岁这两个年龄段,是明显的“分水岭”,肥胖率的增幅最大。

图源:Wihealthatlas

中年时期,尤其是45岁后,肥胖率达到高峰稳定在47%左右,75岁以后肥胖率才降到33.1%,一个人如果想要控制体重,最好能在40岁前就把体重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以免增加减肥的难度。

因为年龄越大,身体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减慢,所消耗的热量也在逐渐减少。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给出答案。

结果发现:在婴儿时期,人体的代谢能力最强;在20~60岁阶段,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人体代谢能力都保持在稳定状态;60岁之后人体代谢率逐渐下降,每年降低0.7%左右。

中年发福最重要的原因是运动量明显降低,年龄大于30岁的人活动消耗的能量比20岁的人减少约20%;另外在生活中经常吃不健康食物,经常熬夜,压力过大等都可能是中年发福的常见因素,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改掉自己的“恶习”。

《柳叶刀》更是建议,我们应该将“肥胖”作为常见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来预防,因为它与21种疾病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一胖毁全身”了。

身高~的男性,标准体重是多少?简单自测,若你达标,恭喜

不同人对于胖的认知不一样,从医学角度分析怎样才算胖呢?目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尤其是不同身高的人,标准体重也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出自己的标准体重,尽可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第1种方法,计算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计算公式为:BIM=体重(kg)÷身高(㎡),正常范围为18.5~23.9。以身高cm为例,算出来的正常体重应该是56.7kg~73.2kg。

第2种方法,测量腰围

有些人的身材不均匀,可能四肢纤细、腹部凸出,BMI无法反应真实的肥胖情况。为了更好地判断,医学上还得结合腰围测量。

软尺在肚脐上方大致1cm处绕一圈,即可测得腰围,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则属于腹部型肥胖。

体重不仅关乎外表形象,更重要的是健康,所以尽可能把体重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风险,还有助于强健体魄。

肥胖引起的疾病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2型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是关系很密切的两种疾病,二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第二、冠心病,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无男女性别的差异,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与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成分多密切相关。

第三、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的患者经常可以出现肺功能异常,如有嗜睡、昏睡、呼吸性酸中毒,典型者也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以及阻塞性或者机械性通气不足。

第四、消化系统疾病,如脂肪肝、肝胆石症。

第五、骨关节病,肥胖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第六、恶性肿瘤,肥胖状态下肿瘤危险性增加。

控制体重,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易节食,控制体重成功的人都不节食,而是不吃高脂肪、甜品和零食,多吃一些健康食物,更有助于减少脂肪摄入,也有助达到控制体重效果;

2、要实事求是,希望把体重减到不可能程度上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开始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使体重逐渐的缓慢地减轻;

3、切不可戒餐,每日吃3餐的人,比不吃正餐的人多消耗10%的热量,因为人在每次进餐时,其新陈代谢会加速,也就是说,如果戒餐,身体会以降低新陈代谢率的方式代偿;

4、吃东西要慢,要细嚼慢咽地享受每一口食物,要想减肥就要永远都做最迟吃完饭的人。狼吞虎咽的人,进食后不易产生饱腹感,会吃入更多的食物;

5、适量增加淀粉类食物的比例,复合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脂肪、糖和热量,是控制体重的好食物。

应该在膳食中增加马铃薯、大米、面粉和玉米等复合碳水化合物成分的比例,但是要注意在这里增加的概念是指每日食物配比,并非增加食入量;

6、失败乃成功之母,减肥很少能够一蹴而就,从减肥最成功者的经验看,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才找到一种对自己最有效的减肥方法的,要有坚定不移的打持久战的信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km.com/szdzl/14319.html